瑜伽常识 /MANUAL
八戒体育app官网文脉家国
八戒体育app官网文脉家国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一条窄巷,书写了礼让和谐、亲仁善邻的哲学思想;一面“明镜”,寄托着“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治国智慧;一套五禽戏,彰显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穿越历史烟云,我们追源溯流,感悟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站在文化源头,我们以古鉴今,在经典中汲取奋进向前的精神力量。
和平、和睦、和谐是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的鲜明特性之一。在中国南北交汇中心地带的安徽,一个“和”字笔墨浓烈,贯通黄河长江,连接古今,浸润山河,温暖人心。
火红、金黄、深绿……叠错的色彩展示黄山最斑斓的秋天。山脚下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黟县西递村,随处可见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古民居。村中心,一座名为“大夫第”的建筑,成为热门“打卡”点。
驻足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这座建筑靠人行处的侧墙拐角,被人为地削去直角。门额上题刻:“作退一步想。”
这其中有一段“退一步与人方便”的佳话。清代道光年间,开封知府胡文照在修缮祖居“大夫第”时,考虑到行商走贩拉货挑担不易,主动将处于闹市的正屋墙角削去三分、侧门墙界后退半米,“裁直为圆、方便他人”。墙角虽削去三分,但是高处有棱有角,靠地面的直角墙基仍在,寓意“上不让天,下不让地,中间让出三分和气”。胡文照的做法也被邻里纷纷仿效,原本逼仄的巷道多了几分宽广。
“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须知难得惟兄弟,务在相孚以性情”。在这里,不少人家悬挂的楹联透着几代人遵从的和合文化。古城街巷大多很窄,又有露天水渠穿过,细心的人会发现,水渠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块青石板探出来,伸到水渠上方,当两人迎面相遇,其中一人可踩在石板上让对面先通过。这块青石板,因此得名“谦让石”。
黄山北去500里,跨过长江,是为桐城。在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市中心,有一条长不过百米,仅两米宽的窄巷,连天的香樟树下人流不息。
这背后又有一个“让”的故事:《桐城县志略》等史志载,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张家人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收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张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各退三尺而成的“六尺巷”,从此美名远扬。
桐城市所属的安庆市,亦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清光绪年间,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考察中国18个省府,在考察报告中他对“安庆”的注解为“Peace and Happiness”。“和”,是这个美国人真实而直观的体悟。
犹如一粒种子,“和”字于先哲之呼声掷地有声、诗赋之吟咏慷慨深沉、学堂之诵读朗朗上口、家训之教诲语重心长,自此发芽。勇于革故鼎新、重视教育教化,深沉的和合追求成为后世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近年来,桐城市根据考古发掘、文献史料、口述整理等,恢复重建了“六尺巷”、张氏相府等。街头墙壁上画着六尺巷故事漫画,孩子们入学第一课也少不了“六尺巷”。
据史载,张英为官勤政清廉,主张谦让、益人。其次子张廷玉先后任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户部尚书。张英父子优良家风为世人称颂。父子撰著的《聪训斋语》《澄怀园语》合集为《父子宰相家训》,历经多次出版。
这样的六尺巷自带流量。有网友赞它内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阔胸襟”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处世情怀”。有网友以此自勉:“心宽不怕巷子窄,行善礼让福自来。”
同样在西递,几乎每天晚上,村口会有大型水幕秀《西递传奇》,“作退一步想”的故事以水幕动漫的形式徐徐上演,“和”字留在楹联之上、画板之上、灯光之下。
因通往4户村民家的一条巷道过于狭窄,巷道中间还有一根电线杆,车辆无法进出,平坦村计划对巷道扩宽、清障、硬化,但遭遇多重阻力。
巷道边的村民认为道路硬化后车流量增加会影响其房屋安全及出行安全;与巷道一墙之隔的学校认为道路拓宽会占用学校土地,使学校国有资产流失;供电部门因迁移费用和无处重新立杆问题,对迁移巷道中间的电线杆存在顾虑。
平坦村党总支项宗龙告诉记者,纠纷调解过程中,“六尺巷”的故事最终解决了三方的心结:学校拆除围墙并让出部分土地用于拓宽道路,供电局主动迁移电线杆,村民同意拓宽道路,并筹资解决道路硬化问题。
“和”,被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有益的作用,于润物细无声处推动着社会善治。
2016年,桐城市人民法院根据“六尺巷”故事精髓,创新推出“六尺巷调解法”,目前,桐城市已建成300余个“六尺巷调解工作室”。短短两年,全市矛盾纠纷减少25%,万人成讼率下降16%;警情数和发案数逐年下降。
胡文照的故居如今修缮一新,天井里曾经寓意“团圆”的合欢桌被解读为意蕴更深刻的“和合桌”。“两个半圆形的桌子拼在一起,心里的疙瘩就解了。”胡文照的二十五世孙——西递镇西递村党总支、村委会主任胡傲立说。
近年来,当地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县乡村综治中心等平台,创新推出的基层社会治理德治品牌——“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在引导群众“退一步想”的同时,促进基层治理“进一步为”。
“作退一步想”的徽州,成为今天讲述中国和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会客厅。去年春,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内的70余场外交活动在黄山的氤氲茶香中举行。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大别山北麓,安徽六安城向东7.5公里处有一圆形土冢,土冢周长97米、高6.2米,墓顶有黄连木一棵,形同华盖。
黄其兵口中的“他”,就是被尊为中国“司法鼻祖”的皋陶。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称为“上古四圣”,死后被封葬于六安。
约3800年前,古巴比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已在古老的中华大地生根。
东去合肥,古称庐州,拥八百里巢湖,居千里江淮之中。城内有一条河名为“包河”,镶嵌着一座开放式公园,柳荫成行、荷塘连片、游人如织。园内有一座包孝肃公祠,包公塑像“端坐”于正堂,神情威严。
这位北宋名臣出生于庐州。“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一句明志诗见证他的为官之路。
公元1056年,包拯权知开封府,开门办案成为佳话。史载:“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当时汴京城内惠民河经常涨水为患,为解百姓之苦,他力排众议,大力拆违,疏通河道。
安徽历史积淀深厚,蕴含的廉洁、法治文化灿若繁星。据不完全统计,古往今来出过皋陶、管仲、包拯等近200位廉洁法治人物,相关典籍故事近百个。
据记载,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安徽和县)苏峻叛乱,举兵进犯都城建康(江苏南京),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保卫建康。中书令庾亮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原意是要温峤坐镇防地,不要越过雷池去京都。
千百年的传承,“不越雷池”衍生出“做人做事讲原则、守规矩”的道理,也是当地历朝历代不少人为官之道。
相传三国时期,古雷池的监渔官孟宗,回家探亲时把腌制好的鱼交给母亲,母亲认为孟宗送鱼有瓜田李下之嫌,拒绝接受。孟宗遂将鱼沉入江中。孟宗母为让儿子廉洁奉公,在其任雷池监渔官三年里不吃鱼。孟宗也谨记母亲教导,终身勤政爱民,清廉自守。
“包公到底长什么样?曾有人考证,包拯本是白面书生,民间演绎出的‘黑脸’形象被赋予了勤勉、公正、廉洁的象征意义。”走进包公园旁的“清风讲堂”,合肥市委党校教授裴斌正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这是合肥市纪委监委开发的廉洁文化精品课,听众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也有中小学生和当地居民。
多年前,合肥市把包河所在区域命名为包河区,以包公祠、香花墩、包公墓、清风阁等为主体,组建包公园,这里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不乏港澳台地区乃至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包家后人以及包公思想的追随者。
守正创新,让古代的“星星”亮在今人的头顶上。安徽省各地各部门立足本地实际,用好用活本地文化资源,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提炼“廉”“法”元素,打造了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近年来,六安市保护维修了皋陶墓、祠,抢救发掘重要历史文物,成立皋陶文化研究机构。2022年5月,皋陶祭典入选安徽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伴随着新编黄梅戏《沉鲊于江》清脆悦耳的唱腔,走进古雷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雷池碑、清风亭、三孝楹联等廉洁元素映入眼帘。“如今的雷池不仅是望江县的文化地标,更成为我们清正做人、廉洁从政的精神向度。”望江县医保局办公室科员虞向群说。
唯有让法治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近年来,安徽省纪委监委倾力打造“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品牌,各地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应用,焕发新的生命力。
走进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三十铺人民法庭一楼,记者看到一间名为“皋小法”的调解室。一张圆玻璃桌,上面摆着花瓶,旁边几个小沙发,墙面装饰颇为温馨。庭长祝万浩与当事人围坐调解,现场少了一份庄重和严肃,多了一份放松与和谐。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吸取皋陶“教”“礼”“刑”“德”文化精髓,打造新时代皋陶法庭。法庭还在社区设立皋小法驿站,建立法官工作室,开展诉讼服务、纠纷联调、巡回办案以及普法宣传等。
“中国人忌讳对簿公堂,用调解方式平息矛盾,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最好。”在祝万浩看来,这与皋陶的“德法并行、明刑弼教、安民无诉”等思想相一致。“最高峰时,我们一年立案近1300件,但调撤率达到55%。”祝万浩说。
翻开“包公家宴”菜单,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带鱼烧青椒“代代清廉”、豆皮拌黄瓜“清清爽爽”……在包拯出生地——肥东县包公镇,由乡村闲置场地试点打造的“包公家宴大食堂”广受群众好评。
通过控制菜品数量、价格和操办桌数,为乡村人情消费和宴席酒菜设定合理标准。“从前讲排场、‘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没少干,现在既省心又省钱!”肥东县包公镇净住村村民黄德芳连声称赞。
“公平正义是全人类的价值观之一,无论是皋陶、包公等名人,还是‘不越雷池’‘淡泊明志’等名典,无不体现着恪守法纪底线、筑牢规矩意识的理念。”裴斌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融入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同时也能为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找到一个突破口和平衡点。
安徽亳州是五禽戏的发源地。26岁的亳州姑娘王钰莹是习练五禽戏队伍中最显眼的一个。秋日的晨光中,一袭白衣的她在林下轻移莲步,姿态生风。
她是华佗五禽戏第59代传承人,5岁跟着父母学,后来拜师学,14岁开始在国内外各类五禽戏比赛中拿奖。
华佗,正是亳州人,因医术高超被称为“神医”。在传奇的一生中,他望闻问切、对症施治,发明了著名的“麻沸散”,开创了世界药物的先河。相传他观察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编了一套养生健体之法,即五禽戏。
《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五禽分五戏,共40个动作。”王钰莹边说边向记者展示起来:一练虎戏,要刚劲有力,表现出出洞、扑按、搏斗的神态;二练鹿戏,要姿态舒展,表现其仰脖、奔跑、回首的神态;三练熊戏,要浑厚沉稳,笨重中寓轻灵;四练猿戏,仿其敏捷好动,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蹬枝、摘桃献果的神态;五练鸟戏,要昂然挺拔,表现出亮翅、轻翔、独立的神态。
王钰莹的父亲王三华是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钰莹刚会走路,就给她看五禽戏,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教。”王三华说,千百年来,五禽戏就是以师带徒的方式,一个招式、一个招式地传下来。
五禽戏融入中医理念,“招招是宝”。虎戏意在练腰和骨,鹿戏重在护肝,熊戏主攻脾胃和关节,猿戏改善脑部供血,鸟戏帮助扩胸强肺、增加腿力八戒体育官方网站,对当下快节奏的都市人很有帮助。
因其社会认知度低、动作难度高、不易普及,五禽戏一度面临“少人问津”的尴尬。2011年,华佗五禽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亳州市启动了五禽戏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的“五进活动”。
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一方硕大的运动场,也成为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陈静的传承阵地,五禽戏是学校孩子的必修课。“如今在亳州,习练五禽戏的爱好者超过百万人。”陈静说。
近年来,五禽戏在形式上有了不少创新:新式五禽戏“健身气功五禽戏”,简单易学、左右对称,便于中老年人学习;新编的“校园五禽戏”,侧重点放在了解决青少年罗锅驼背近视肥胖等问题上;五禽剑、五禽扇,则增加了习练者对手腕、肩部、颈部和腰部的运用。
陈静说,他们目前正在创编运动处方,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开出定向施治的五禽戏。华佗五禽戏第59代传承人华一,结合瑜伽中的呼吸、体式、身心合一的练习方法以及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理论,创立了新的瑜伽体系“五禽戏瑜伽”。当地还开发了趣味五禽戏、功夫瑜伽、疗愈五禽戏等课程体系,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
不断创新的五禽戏,不仅拥有全国各地的大批练习者,还收获了不少海外“粉丝”,传播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无论是国外健身圈中流行的“动物流”,还是电影《功夫熊猫》中“盖世五侠”的拳脚动作,都能找到五禽戏的影子。
两掌握空拳成“熊掌”,左腿屈膝提起,右腿微屈……傍晚时分,陈静对着手机认真录制五禽戏熊戏的教学视频。这一几分钟的短视频将配上英文字幕,发布在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海外网站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习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五禽戏内外兼修,使身心融入自然,蕴含着厚重而博大的哲学体系,正体现了这个‘健’字。”
千年“秀”一“戏”,戏里戏外,韵味无穷。一位五禽戏传承者告诉记者,五禽戏是在告诉我们,要向世间万物学习,天人合一、刚强劲健、革故鼎新、永不停歇。
亳州是全国“四大药都”之首,诞生了老子、庄子、曹操等先哲名流。在数千年深厚的历史积淀中,这里形成了道家文化、建安文化以及阴阳相济的中医药养生文化,这些文化名片也正是亳州的魅力所在。
今年9月,以药为媒,一年一度的药博会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亳州。总投资375亿元的30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亳州。2022年,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664.1亿元。
依托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为激活文旅产业的新引擎。深秋傍晚,游客三五成群漫步于亳州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北关历史街区,这里形成了集药膳美食、民俗体验、娱乐休养等为一体的现代旅游休闲集聚区。
亳州华佗百草园里的华佗雕像,身背行囊,头顶方巾,腰系药葫芦,面向前方,默默见证着这一切。他和他的五禽戏是气势磅礴的中华历史的代表,也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健”佑自强的密码。